放假喽!过年喽!盼望着盼望着,大小朋友们心心所念期待的假期如期来临,家长们的疑惑:放假了,孩子们身心健康如何管理?通过哪些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增加亲子感情!
体育运动的重要性
体育运动能够增强婴幼儿儿童体质,促进身体健康发展。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,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、完善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,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影响,采用适合婴幼儿儿童生理特点的体育运动,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适应能力、抗病能力。科学的体育运动,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,从而达到锻炼身体、增强体质的目的。
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
情绪情感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,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,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的环节。体育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,精神振奋,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。
体育运动种类—体操
体操可促进肌肉、骨骼的生长,增强呼吸、循环功能,从而达到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的目的。
1.婴儿被动操:适合于2-6个月的婴儿。婴儿完全在成人帮助下进行四肢伸屈运动。每日1-2次。被动操可促进婴儿大运动的发育,改善全身血液循环。
2.婴儿主动操:7-12个月的婴儿有部分主动动作,在成人的适当扶持下,可以进行爬、坐、仰卧起身、扶站、扶走、双手取物等动作。主动操可以扩大婴儿的视野,促进其智力的发展。
3.幼儿体操:12-18个月尚走不稳的幼儿,在成人的扶持下进行有节奏的活动,主要锻炼走、前进、后退、平衡、扶物过障碍物等动作,如竹竿操。内容由简到繁,每天1-2次。模仿操适用于18个月-3岁的幼儿,此年龄阶段的幼儿模仿性强,可配合儿歌或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运动。
4.儿童体操:广播体操和健美操等适用于3~6岁的儿童,以增强大肌群、肩胛带、背及腹肌的运动,协调手脚运动,有益于肌肉骨骼的发育。
体育运动多样化--亲子游戏
体育运动不仅增强孩子们的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,同时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。孩子放假考验家长们的管理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,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行动起来,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陪伴,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体育锻炼的魅力,使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,从盲目到自觉积极引发运动欲望和运动潜能,培养孩子变身运动小达人,健康小卫士。